抗凝脂抗体要查看哪些项目?出现反复流产
抗凝脂抗体要查看哪些项目?出现反复流产
在现代医学中,反复流产(Recurrent Pregnancy Loss, RPL)一直是困扰许多育龄夫妇的难题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,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即为反复流产。除了染色体异常、子宫结构问题、内分泌失调等常见原因外,免疫因素,特别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(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, APS),已成为导致反复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抗磷脂抗体是一组针对磷脂和磷脂结合蛋白的自身抗体,它们的存在会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,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从而影响胎盘的形成与功能,最终引发流产、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。因此,对于有反复流产史的女性,筛查抗磷脂抗体至关重要。
一、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?
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以动静脉血栓形成、病理性妊娠(如反复流产、早产、子痫前期等)以及实验室检查中持续阳性抗磷脂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它可分为原发性(无其他自身免疫病)和继发性(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并存)两种类型。
该综合征之所以会导致流产,是因为抗磷脂抗体可激活血小板和内皮细胞,促进血栓形成,同时抑制滋养层细胞功能,阻碍胚胎着床和胎盘血管生成,造成胎盘微血栓和缺血,最终导致妊娠失败。
二、反复流产者应检查哪些抗磷脂抗体项目?
为了准确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,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以下三项核心项目的检测:
-
狼疮抗凝物(Lupus Anticoagulant, LA)
尽管名字中有“抗凝”,但狼疮抗凝物实际上是一种促凝物质。它通过延长体外凝血时间(如APTT)被发现,但在体内却促进血栓形成。LA是抗磷脂抗体中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项,与血栓事件和不良妊娠结局关联最强。检测方法包括稀释Russell's viper venom time(dRVVT)、硅土凝固时间(SCT)等。 -
抗心磷脂抗体(Anti-Cardiolipin Antibody, aCL)
这是一种针对心磷脂-β2糖蛋白I复合物的抗体,分为IgG、IgM和IgA三种亚型。其中,IgG型与血栓和流产的相关性最强。检测通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。需要注意的是,结果需在间隔12周以上两次检测均为中高滴度阳性方可确诊。 -
抗β2糖蛋白I抗体(Anti-β2-Glycoprotein I Antibody, anti-β2GPⅠ)
β2糖蛋白I是抗磷脂抗体的主要靶抗原之一。检测其特异性抗体(尤其是IgG型)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,特别是在aCL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APS的情况下。同样需要间隔12周重复检测以确认持续阳性。
根据国际共识(如悉尼标准),上述三项中任意一项在不同时间点(至少间隔12周)两次及以上呈阳性,结合临床表现(如血栓或病理性妊娠),即可诊断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。
三、检测注意事项
- 时间选择:应在非急性感染期、未使用影响免疫的药物(如大剂量激素、抗凝药)时进行检测。
- 重复检测:单次阳性不能确诊,必须间隔12周以上复查以排除暂时性升高(如感染、药物引起)。
- 综合评估:抗磷脂抗体阳性并不等于一定会流产,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(如甲状腺功能、血糖、染色体、宫腔镜等)综合判断。
四、发现阳性怎么办?
一旦确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,患者并非无计可施。目前标准治疗方案是在怀孕前开始低剂量阿司匹林口服,并在确认妊娠后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(如依诺肝素)进行抗凝治疗,直至产后6周。该方案已被多项研究证实能显著提高活产率。
此外,定期产检、监测凝血功能、D-二聚体、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也非常重要。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联合使用羟氯喹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。
结语
对于经历反复流产的女性而言,查明病因是迈向成功妊娠的第一步。抗磷脂抗体作为可识别、可干预的免疫因素,其筛查具有重要意义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这一困境,请务必及时就医,进行全面的免疫学评估。科学的检测与规范的治疗,将为孕育新生命之路点亮希望之光。无论你处于备孕初期还是多次失败后重启,嘉运国际都能为你提供切实支持。
1次阅读
2025-10-10 08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