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探宫(Sounding the Uterus).
    “探宫”是临床中一个较为通俗的说法,医学上通常指子宫探查术,即使用一种细长的器械(如探针)经宫颈插入子宫腔,测量宫腔的深度、方向和形态,同时判断宫颈管的通畅情况。这个过程主要用于了解子宫的基本解剖结构,常在手术前(如人流、清宫、取环等)或辅助生殖前进行,操作相对简单,通常在门诊即可完成,无需麻醉。

  2. 宫腔镜检查(Hysteroscopy)
    宫腔镜则是一种微创内窥镜技术。医生通过宫颈将带有光源和摄像头的宫腔镜置入子宫腔内,直接在监视器上观察宫腔内部的实时图像。它不仅能测量宫腔,还能清晰地看到子宫内膜的形态、有无息肉、粘连、肌瘤、纵隔、炎症或畸形等病变。必要时,还可同时进行活检或微创手术。

总结:
“探宫”更侧重于物理测量和初步探查,而“宫腔镜检查”则是可视化、精细化的全面评估。可以说,探宫是宫腔镜检查的“前奏”或简化版,但两者目的不同,信息量也相差甚远。

二、试管移植前为什么要进行探宫或宫腔镜检查?

在试管婴儿治疗中,胚胎能否成功着床,不仅取决于胚胎质量,更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(即子宫接受胚胎的能力)密切相关。因此,确保宫腔环境“适宜居住”至关重要。医生在移植前安排探宫或宫腔镜检查,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:

  1. 评估宫腔形态与深度
    通过探宫测量宫腔深度,有助于医生在移植时准确掌握胚胎放置的位置。过深或过浅都可能影响着床率。

  2. 排查宫腔病变
    宫腔镜能发现B超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,如:

  • 子宫内膜息肉
  • 宫腔粘连(Asherman综合征)
  • 子宫黏膜下肌瘤
  • 子宫纵隔或双角子宫等先天畸形
  • 慢性子宫内膜炎 这些问题都可能干扰胚胎着床或导致早期流产。
  1. 提高胚胎着床率
    研究表明,通过宫腔镜发现并处理宫腔异常后,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提高。一项发表在《Fertility and Sterility》的研究指出,宫腔镜预处理可使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率提升20%以上。

  2. 指导个性化移植方案
    通过检查结果,医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先进行宫腔治疗(如宫腔镜手术),再安排移植,避免盲目移植导致失败。

三、探宫和宫腔镜检查,该选哪个?

对于试管患者,医生通常更推荐宫腔镜检查,尤其是以下情况:

  • 有反复流产史
  • 多次胚胎移植失败
  • B超提示宫腔异常(如内膜回声不均)
  • 有宫腔操作史(如多次人流、清宫)

虽然宫腔镜检查略复杂,可能需要局部或静脉麻醉,但其提供的信息远比单纯“探宫”全面,能真正实现“精准助孕”。

四、检查前后注意事项

  • 检查时间: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-7天内进行,避免内膜增厚影响观察。
  • 术前准备:需排除阴道炎、急性感染等,部分医院要求查血常规、心电图等。
  • 术后护理:可能出现少量出血或轻微腹痛,通常1-2天缓解。注意休息,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-2周。

结语

“探宫”虽常被提及,但在试管移植前,宫腔镜检查才是评估宫腔环境的“金标准”。它不仅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子宫内部情况,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,为胚胎着床创造最佳条件。因此,听从专业医生建议,科学进行宫腔评估,是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的重要一步。不要因小失大,忽略这关键的“环境检测”环节。愿你的每一次努力都有回应,嘉运国际一直在你身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