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辅助生育卵巢扭转是如何发生的
在现第三方辅助生育殖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,试管婴儿(IVF)技术为无数不孕不育 家庭带来了生育的希望。然而,任何医疗干预都伴随着潜在风险,其中“卵巢扭转”作为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,尤其在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试管婴儿辅助生育中卵巢扭转的发生机制、诱因、症状及预防措施。
什么是卵巢扭转?
卵巢扭转,又称“卵巢蒂扭转”,是指卵巢和/或输卵管围绕其支撑韧带发生旋转,导致血液供应受阻。由于卵巢的血液供应主要通过卵巢悬韧带和骨盆漏斗韧带,一旦发生扭转,血管受压,血流中断,可能引发组织缺血、坏死,甚至卵巢功能永久丧失。这是一种妇科急腹症,需及时诊断与处理。
试管婴儿为何会增加卵巢扭转的风险?
在试管婴儿治疗周期中,女性通常需要接受促排卵治疗,以刺激卵巢产生多个成熟卵泡。这一过程显著改变了卵巢的生理状态,从而增加了卵巢扭转的风险。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:
-
卵巢体积增大
促排卵药物(如FSH、LH)的使用会使多个卵泡同时发育,导致卵巢明显增大。正常卵巢大小约为3×2×1厘米,而在促排后可能增大至8-10厘米甚至更大。增大的卵巢重量增加,活动度增强,在体位突然改变或腹部受力时更容易发生移位和扭转。 -
卵巢囊肿的形成
在促排过程中,除了卵泡发育,还可能形成黄体囊肿或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相关的囊性改变。这些囊肿进一步增加了卵巢的体积和不稳定性,成为扭转的“导火索”。 -
激素水平剧烈波动
试管婴儿周期中,雌激素水平急剧升高,可能影响盆腔韧带的张力,使其相对松弛,降低了对卵巢的固定作用,间接增加了扭转的可能性。 -
取卵后的状态
取卵手术本身会在卵巢上留下创面和出血点,术后短期内卵巢处于充血、水肿状态,若此时剧烈运动或腹部压力骤变,也可能诱发扭转。
哪些人群风险更高?
尽管卵巢扭转在试管婴儿中总体发生率较低(约0.5%-2%),但以下人群风险更高:
- 患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的女性;
- 卵巢基础体积较大或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;
- 年轻、卵巢活动度较好的女性;
- 既往有卵巢囊肿或盆腔手术史者。
主要症状有哪些?
卵巢扭转的典型症状包括:
- 突发性、持续性下腹部剧痛,常为单侧;
- 恶心、呕吐;
- 腹部压痛,尤其在扭转侧;
-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或白细胞升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与OHSS或取卵后不适有一定重叠,容易被忽视。因此,在促排卵后期或取卵后出现剧烈腹痛,应立即就医排查。
如何预防与应对?
- 严密监测:在促排卵期间,通过B超密切监测卵巢大小和卵泡发育情况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- 避免剧烈活动:尤其是在取卵前后,应避免跑步、跳跃、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。
- 及时就医:一旦出现持续性腹痛,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超声检查,必要时进行CT或MRI确诊。
- 手术干预:确诊后通常需腹腔镜手术复位,若卵巢已坏死,则需切除。
结语
试管婴儿是一项精密而复杂的医疗技术,卵巢扭转虽属小概率事件,但其后果严重,不容忽视。通过科学的促排方案、严密的监测和患者的自我管理,可以有效降低风险。对于正在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家庭而言,了解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机制,有助于提高警惕,及时应对,保障生育之路的安全与顺利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嘉运国际用心守护每一个孕育梦想。